东北菜里,锅包肉绝对是甜口菜里的 “扛把子”,不管是家庭聚餐还是朋友请客,饭桌上只要有这道菜,准能被抢着吃。尤其是家里有小孩或者老人的,更是特别爱这口,外酥里嫩还带着酸甜味,吃着一点不腻。
做锅包肉,食材挑选特别重要。首先是猪肉,得选新鲜的猪里脊肉,而且得是里脊肉中间那部分,肉质最嫩,没有筋膜,切成薄片的时候也容易切均匀。切肉的时候有讲究,得顺着肉的纹理切,厚度大概两三毫米,太厚了炸不透,咬着费劲,太薄了炸完容易碎。切好的肉片要放在清水里泡一会儿,把里面的血水泡出来,这样吃着不腥,泡好后捞出来沥干水分,用厨房纸把表面的水吸干净。
然后是挂糊,这一步直接关系到锅包肉的外皮脆不脆。淀粉得用玉米淀粉,不能用土豆淀粉,玉米淀粉挂的糊炸出来更酥脆。把淀粉和水按 2:1 的比例调成糊,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,太稀了挂不住肉,太稠了外皮会厚。把沥干的肉片放进糊里,用手抓匀,确保每一片肉都裹上厚厚的糊,这样炸的时候才会形成酥脆的外壳。
接下来就是炸肉了,锅里倒油,油得放多一点,能没过肉片,油温烧到六成热 —— 也就是油面有点轻微冒烟的时候,把裹好糊的肉片一片一片放进锅里,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,不然容易粘在一起。第一遍炸的时候,用中小火,把肉片炸到表面金黄,大概两三分钟,捞出来控油。这时候的肉片还不够脆,得进行第二遍复炸,把油温升到八成热,再把刚才炸好的肉片倒进去,快速炸个十几秒,看到外皮变得更金黄、更酥脆,就赶紧捞出来控油,这一步能让外皮更脆,还能把肉里多余的油逼出来,吃着不腻。
然后调糖醋汁,锅里留少许底油,放一勺白糖,小火把白糖炒化,炒到有点微黄的时候,倒两勺香醋 —— 最好是陈醋,香味更浓,再放一点点生抽提鲜,加少许清水,用铲子搅和均匀,熬到汤汁冒泡、稍微有点浓稠的时候,把炸好的肉倒进去,快速翻炒,让每一块肉都均匀裹上糖醋汁,翻炒个十几秒就赶紧出锅,不然外皮会变软。
刚做好的锅包肉,外皮看着油亮金黄,用筷子夹起来还能听到 “咔嚓” 的脆响,咬一口,外皮特别酥脆,一点不硌牙,里面的里脊肉嫩得能爆出汁,酸甜汁裹在肉上,甜而不腻,酸得恰到好处,刚好解了肉的油腻。吃的时候得趁热,凉了外皮就软了,口感差远了。要是再配口白米饭,酸甜的味道能让人多吃半碗,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,都没法抗拒这口,每次家里做锅包肉,盘子刚端上桌,没几分钟就会见底。